外甥女被确诊是出水痘(跟我预感一样),自己以前好像也出过,年纪小所以对一粒粒的东西根本就没什么所谓的,可是那些痕痒感就受不了了。Wiki关于水痘描述比较简单,下面是摘抄另一个地方的介绍和防治: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五至十岁的儿童身上。水痘的传染性极高,尤其是幼儿及在患者出疹的初期。患上一次后,身体会自动产生免疫能力,因此能终生免疫。但水痘病毒也可潜伏于体内,多年后再活化而引致「带状疱疹」,俗称「生蛇」。
传播途径
•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
•透过患者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接触到被患者伤口分泌物弄污的对象而间接传播。
潜伏期
潜伏期通常约二至三个星期。
传染期
最长可由患者出疹前五天(较常见为一至两天),至水痘水泡变干、结痂为止(通常为出疹后五天)。
病征
•开始病发时患者可能会有轻微发热。
•出疹:水痘疹最初出现于患童的头部皮肤和躯干上,然后向面部及四肢散布,当中以出现在躯干的数目最多。水痘疹大概于五日内分批出现,并出现豆状的小水泡。
•水痘疹水泡会有痒感。
•小水泡在出现约三天后会变干、结痂。
•患者通常约于二至四星期内痊愈。
并发症
大多数水痘病例的症状都属轻微,患者会自然痊愈。但抵抗力弱的人士产生并发症如皮肤发炎、猩红热、肺炎及脑炎的机会较高。初生婴儿若染上水痘,病情可较严重,甚致危及性命。若妇女在怀孕初期染上水痘,可导致胎儿有先天性缺陷。
水痘的护理
•发热的患者应多喝开水和多休息,需要时可服用医生处方的退烧药物。
•多进食有营养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肉或牛肉粥。
•可在痕痒处涂上医生处方的止痒药。儿童睡眠时可替其穿上干净的棉手套,以免他/她抓破小水泡,引致皮肤发炎。
•父母要留心观察儿童的病情。如出现高烧不退、不肯进食、呕吐、极度疲倦或神情呆滞等征状,应及早求医诊治。
•父母亦要小心观察家中其他儿童是否在传染期内感染到水痘病毒。
•患者应该避免与孕妇,及抵抗力弱的人士接触。
•患上水痘的儿童不应上学,应留在家中约一星期或直至所有水泡变干、结痂为止,以免把病毒传染给校内其他同学。
•学校方面,校方应通知其他家长学校有学童感染水痘,并提醒家长留心学童是否有水痘病征。校方如发现学童有出疹或出现小水泡,应通知家长接回学童求医。
预防方法
•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
•以正确的方法洗手。
•有水痘防疫注射。家长可向家庭医生查询。约九成接受防疫注射的人士可以产生免疫能力。
PS——
孩童一般临床症状只有轻度发烧及由躯干开始蔓延至四肢会痒的水泡,若病童突然有肢体红肿现象,甚至导致无法行动、或是皮肤出现紫瘢、瘀血以及有黑色的坏死痂皮,一定要警觉是因水痘引起的坏死性肌膜炎,应立刻就医治疗,除此之外,水痘还会引起包括肺炎、猩红热、败血症、脑炎、雷氏症候群等,医师提醒感染水痘的患者,应避免服用含阿斯匹灵的感冒药、接触孕妇等。
但是,患了水痘的宝宝在轻微发烧之后,身体上往往会出现小水泡,让全身发痒,且水泡边缘皮肤会有红晕的现象。这种症状大约需要经过一个星期之后,水泡才会逐渐结痂变成黑色,代表病况已经好转;如果情况严重,水泡会长到耳朵、口腔或眼睛里。
感染水痘最大的征状便是“痒”,长满全身的水痘,就像是无数只小虫在身上骚动般令人难耐。因此,建议妈妈可以为宝宝戴上小手套,以避免感染细菌及留下永久疤痕;一旦抓破水痘,有可能造成继发性感染,更严重会发生败血症、坏死性炎症、蜂窝组织炎、淋巴腺炎与皮下组织脓疡,这些并发症还可能会危及生命呢!
感染水痘期间一定要保持皮肤的洁净,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怕碰破水痘而不帮宝宝洗澡。洗完澡之后,最好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地覆盖在宝宝的皮肤表面以吸干水份,并使用医师开的局部止痒剂,将可以减缓搔痒的感觉。
对于病情严重或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目前已研发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除了传统上给予免疫球蛋白外,在发病三天以内服用此药,将可以大大地减少因为水痘而引起的死亡率。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感染水痘初期,宝宝可能会有发烧的现象,家长千万不要使用阿斯匹灵类的退烧药帮宝宝退烧,因为,这会增加雷氏症候群的诱发机率。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五至十岁的儿童身上。水痘的传染性极高,尤其是幼儿及在患者出疹的初期。患上一次后,身体会自动产生免疫能力,因此能终生免疫。但水痘病毒也可潜伏于体内,多年后再活化而引致「带状疱疹」,俗称「生蛇」。
传播途径
•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
•透过患者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接触到被患者伤口分泌物弄污的对象而间接传播。
潜伏期
潜伏期通常约二至三个星期。
传染期
最长可由患者出疹前五天(较常见为一至两天),至水痘水泡变干、结痂为止(通常为出疹后五天)。
病征
•开始病发时患者可能会有轻微发热。
•出疹:水痘疹最初出现于患童的头部皮肤和躯干上,然后向面部及四肢散布,当中以出现在躯干的数目最多。水痘疹大概于五日内分批出现,并出现豆状的小水泡。
•水痘疹水泡会有痒感。
•小水泡在出现约三天后会变干、结痂。
•患者通常约于二至四星期内痊愈。
并发症
大多数水痘病例的症状都属轻微,患者会自然痊愈。但抵抗力弱的人士产生并发症如皮肤发炎、猩红热、肺炎及脑炎的机会较高。初生婴儿若染上水痘,病情可较严重,甚致危及性命。若妇女在怀孕初期染上水痘,可导致胎儿有先天性缺陷。
水痘的护理
•发热的患者应多喝开水和多休息,需要时可服用医生处方的退烧药物。
•多进食有营养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肉或牛肉粥。
•可在痕痒处涂上医生处方的止痒药。儿童睡眠时可替其穿上干净的棉手套,以免他/她抓破小水泡,引致皮肤发炎。
•父母要留心观察儿童的病情。如出现高烧不退、不肯进食、呕吐、极度疲倦或神情呆滞等征状,应及早求医诊治。
•父母亦要小心观察家中其他儿童是否在传染期内感染到水痘病毒。
•患者应该避免与孕妇,及抵抗力弱的人士接触。
•患上水痘的儿童不应上学,应留在家中约一星期或直至所有水泡变干、结痂为止,以免把病毒传染给校内其他同学。
•学校方面,校方应通知其他家长学校有学童感染水痘,并提醒家长留心学童是否有水痘病征。校方如发现学童有出疹或出现小水泡,应通知家长接回学童求医。
预防方法
•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
•以正确的方法洗手。
•有水痘防疫注射。家长可向家庭医生查询。约九成接受防疫注射的人士可以产生免疫能力。
PS——
孩童一般临床症状只有轻度发烧及由躯干开始蔓延至四肢会痒的水泡,若病童突然有肢体红肿现象,甚至导致无法行动、或是皮肤出现紫瘢、瘀血以及有黑色的坏死痂皮,一定要警觉是因水痘引起的坏死性肌膜炎,应立刻就医治疗,除此之外,水痘还会引起包括肺炎、猩红热、败血症、脑炎、雷氏症候群等,医师提醒感染水痘的患者,应避免服用含阿斯匹灵的感冒药、接触孕妇等。
但是,患了水痘的宝宝在轻微发烧之后,身体上往往会出现小水泡,让全身发痒,且水泡边缘皮肤会有红晕的现象。这种症状大约需要经过一个星期之后,水泡才会逐渐结痂变成黑色,代表病况已经好转;如果情况严重,水泡会长到耳朵、口腔或眼睛里。
感染水痘最大的征状便是“痒”,长满全身的水痘,就像是无数只小虫在身上骚动般令人难耐。因此,建议妈妈可以为宝宝戴上小手套,以避免感染细菌及留下永久疤痕;一旦抓破水痘,有可能造成继发性感染,更严重会发生败血症、坏死性炎症、蜂窝组织炎、淋巴腺炎与皮下组织脓疡,这些并发症还可能会危及生命呢!
感染水痘期间一定要保持皮肤的洁净,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怕碰破水痘而不帮宝宝洗澡。洗完澡之后,最好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地覆盖在宝宝的皮肤表面以吸干水份,并使用医师开的局部止痒剂,将可以减缓搔痒的感觉。
对于病情严重或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目前已研发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除了传统上给予免疫球蛋白外,在发病三天以内服用此药,将可以大大地减少因为水痘而引起的死亡率。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感染水痘初期,宝宝可能会有发烧的现象,家长千万不要使用阿斯匹灵类的退烧药帮宝宝退烧,因为,这会增加雷氏症候群的诱发机率。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