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星期一

作为一种生活的参考

发帖者 Sparkhandle 时间: 09:18
北欧人为什么最幸福 (这才叫生活……我们只能叫做活着)

下午的四、五点钟,北欧人已经下班开着车到湖边或山上,恣意地划船或攀岩;此刻的中国CBD区,上班族仍卖力地冲业绩,继续吃著各种方便食品。不成文的加班文化,让中国夜晚的办公大楼依旧灯火通明,晚餐的应酬又变相地延长了工作的时间。
北欧人平均每周工时37个小时,而中国人平均多了8小时。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公布的调查,中国人去年平均工时已经超过2200个小时,几乎居全球之冠。这样的代价,让我们的富裕陷入了著名的“GDP与幸福”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的经济指标逐年攀升,中国人的幸福值却没能与之同步,先升后降地划着一条并不漂亮的曲线。
而最近几年以来世界各国推出的幸福指数、幸福值排行中,北欧五国无不高居榜首位置,中国则远远地在三四十位徘徊。无论是在自然环境、公共建设、社会福利以及文化教育上,辛苦劳碌的中国人到底是输给了北欧人。
放眼望去,北欧国家没有高楼大厦,人们穿着朴素,开着旧车,吃着简单的食物,每天晚上7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的,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也没有超级奢华的消费刺激着人的神经。生活在这种地方的男人们,幸福从哪里来?
北欧男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生活品质,瑞典有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被房子、车子、票子充满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园子充满的人生,北欧男人选择后者,因为他们要的是品质,而不是物质。


五个问题,你是否象北欧人一样幸福:


晚上7点到10点,你在哪里?

中国:人们多在KTV、打牌、吃大餐、交际应酬、逛街……,就是很少在家(即便在家,也是上网、看电视)。
北欧:此时是Family time,不开电视机的家庭时间,北欧的商店在晚上6 点钟就打烊(有时更早),大家都回家晚餐、聚会,很少人在外流连。


你天天陪孩子或家人吃早餐?

中国:年轻父母,经常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到太晚,所以早上起不来,更别说吃早餐了;小孩多半就在路口转角的早餐店解决,有了零用钱,不怕饿肚子。
北欧:父母百分之百一定和小孩吃早餐,情非得已的话,也会有一个人陪孩子。


你的青少年孩子愿意跟父母一起出门吗?

中国:别说因为青少年叛逆期,事实上,是因为父母亲早年失误所造成的结果。回忆一下,大人带着小孩参加宴会,常任由他们跑来跑去,在极其无聊的情况下,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总是挨骂。长大后便认定,通常父母约的八成没好事。
北欧:父母约子孩出门是欢天喜地的事,即使80岁北欧的老父母打1通电话给 60岁的老孩子,也能相约出游。北欧的父母亲如果带小孩出门,必定以小孩为中心安排行程内容,否则宁可不带在身边,单纯赴约。因此,北欧的孩子知道,只要父母约的绝对是好事。


你一定要晚上加班到半夜?

中国:多数中国人加班的方式很悲情,朝九晚九、将工作摆在第一的结果就是晚归晚起,中国爸爸经常晚上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了,早上起床小孩又已经上课,同住一个屋檐下,一个礼拜有五天无法见面好好说话,已经成为中国双薪家庭的生活常态。
北欧: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响家庭时间为准,例如父亲宁可选择凌晨3点钟去加班,家里至少还有母亲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父亲也只损失早餐的 1小时相聚。凌晨加班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的确为北欧爸爸们增加了3小时的晚餐家庭相聚时光。


帮孩子买房子?还是一起买房子?

中国:许多中国父母经常掏腰包替孩子买车或付头期款房贷,不然,就是要求孩子干脆和父母一起住,省下房租及贷款。
北欧:若要替孩子买车,会让孩子上初中时开始打工攒钱,父母亲以渐进式赞助资金,与孩子一起买了3辆二手车,到了孩子上大学需要用车时,双方便将3辆 二手车的好零件凑在一起成就一辆好车,这是北欧人送车给孩子的方式。等孩子要结婚,做父母的通常会算算自己有多少钱、孩子有多少钱,然后双方合资买 1块地,合力盖新房,这是经营亲子感情的基本模式。



在北欧四国的几个主要城市,可以看到一些最普通又最有代表性的生活画面,这些普通而又典型的生活场景,其实浸润着一个民族的生活观念和理念,透视着这个民族深邃的文化习俗。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仍然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但是,简单、悠闲的生活却是北欧四国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共同感受。许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形态经历了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但对于自然简单悠闲生活的回归与不懈追求,却随着世事的变迁,愈发显得更为迫切。简单、悠闲是北欧人生活的主体 。

当地时间下午三点多钟,来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从机场到宾馆的路上,却没有看见一个行人。路过市中心,只见街上行人稀疏,当街的店铺全都没开门,感觉好像走进了一座“空城”,哪里有印象中的首都城市的热闹与繁华?这天,刚好是周六。北欧人重视私人空间,享受轻松悠闲的生活是北欧人心目中不可侵犯的权利。瑞典规定每人每周工作不能超过40小时,工作时间一般为早上8时到下午4时,每年还有25天的带薪假期。按照挪威的法律规定,周末或节假日加班可以领到双工资,但大多数挪威人都不会为之所动,他们宁愿去山上散步、海边钓鱼,去滑雪、晒日光浴。芬兰、丹麦也有类似的相关规定。因此,北欧不少商店下午五点左右关门,周末一般是不开门的。下班后或节假日,他们都尽情地休息或外出度假。只有在上班日,街上才能感受到热闹。但是,会享受生活的他们总能够在忙碌的一天中找出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或到咖啡馆喝喝咖啡,或到码头边喂喂海鸥,体会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旅游是北欧人悠闲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显示,瑞典、丹麦等国已居世界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列。在瑞典,包括旅游在内的娱乐支出通常占一个普通家庭开支的10%以上,是个人所得税和住房费用之外最大的支出。

北欧,地处高纬度,芬兰、挪威均有1/3,瑞典也有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在这些国家的最北部,每年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也许正因为冬季过于漫长,每到阳光明媚的夏季,都是让他们感到欢欣无比的好季节。其实,早在春日第一缕阳光初照大地之时,北欧人便迫不及待地全家大小外出郊游。一到夏天,北欧的许多城市便成了一座“空城”,游走在城市里的大都是外国人,北欧本地人纷纷放假到国外享受“阳光之旅”去了。有不少北欧人在泰国、土耳其等国家买了房子,就是为了享受夏日的阳光。

初夏,阳光灿烂,不时可以看到这样一道特殊的风景:海边、公园里,甚至是街边的长椅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不少正怡然自得地晒太阳的人。有的是三点式,有的干脆脱掉上衣,旁若无人地躺在草地上。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的一景其实在北欧随处可见。坐在海边或公园里喂鸟的人,这已是很普通却又深入他们生活骨髓里的一幕。

喜欢自然,亲近自然,是北欧人乐此不疲的生活方式。北欧人绝大部分住的都是木房子。他们将一幢幢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别致木质别墅建在树木密集的地方,以致在城市的高处鸟瞰,使人不由地生出只见树木不见城市的感叹。北欧人热爱自然,这当中,是有其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北欧四国,森林资源都极其丰富。芬兰的森林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素有千湖之国的芬兰从空中鸟瞰,是一幅森林和湖泊构成的美妙图画。平坦的地面上森林密布,遮天蔽日,湖泊则如一颗颗闪烁的明珠镶钳在其中。挪威是个三面环海的小国,境内多山多峡湾,交通闭塞,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从贫到富,无论是芬兰、挪威,还是瑞典、丹麦,他们崇尚大自然的习性并没有受到现代“灯红酒绿”生活的绝对冲击,仍然保留以农为本的传统生活色彩,冬天扛着雪橇去冰天雪地里滑雪,夏天赤身露体地享受日光浴。很多生活富足的人,除了享受别墅洋房、汽车游艇的现代文明之外,还以在深山老林建一幢原始形态的木房子为荣,希望也喜欢体验更原始的生活。相对来说,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乡下生活更加情有独钟,他们即使已移居城市,也跟乡村“藕断丝连”。这样一些生活表象,其实是透露着北欧人崇尚自然简单的生活内核。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0 评论:

发表评论